糧食烘干機:讓人歡喜讓人愁
2020-05-23 來自: 開原宏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368
我國每年因霉變造成的糧食產后損失高達2100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2%左右,發展糧食烘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我國的糧食烘干機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生產企業少、機具價格高、使用要求高等諸多因素都制約了其發展。每到收獲季節,糧食烘干機便成為農民朋友追捧的農業機械。糧食烘干機在基層普及的情況如何?在推廣發展中有哪些難題?記者近日來到農業大省安徽進行調查。
01現狀:需求旺盛購機補貼難滿足
又到夏收時節,記者來到安徽省定遠縣連江鎮路陳村種糧大戶周幫明家中時,他正忙著用烘干機烘干小麥。高達近10米的一組烘干機正在“轟隆隆”地運轉著?!耙惶炷芗庸?5噸小麥?!敝軒兔髡f,除了烘干自家流轉的5000畝小麥外,他還為鄉鎮其他農民提供烘干服務,一斤收3分錢的成本費用。
“這臺烘干機是2013年上馬的,當時享受了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我個人掏了10來萬元?!敝軒兔髡f,這組機器基本上可以滿足整個連江鎮的糧食烘干需求。
相隔幾十里路的劉集鎮張莊村的種糧大戶曹尚略同樣也享受到了農機購置補貼。去年,他投資數十萬元購進了一臺大馬力烘干機?!白詮挠辛撕娓蓹C,我們再也不怕收麥子時遇到惡劣天氣了?!辈苌新苑Q,特別是自己家有倉儲設備后,在麥子烘干后也不用急于出手,只需等到價格走高時再出售,讓種糧的效益實現較大化。
2未來:烘干機有望快速發展
據了解,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安徽省就開始關注糧食烘干機械化,并開展推廣試驗。起初,因烘干機械大都是大型機組,產品單一,投入較大,且與家庭經營模式不相適應,進展緩慢。直到2000年,隨著性能良好的小型烘干機械出現和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以及機械化收獲水平提高、收獲期集中,糧食烘干機械逐漸受到農民青睞,該省農機部門趁勢將烘干機械化作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一環,首次把烘干機械化納入現場演示會、技術培訓班的內容,加大了推廣示范的力度,烘干機械逐年增加,尤其是沿江、沿淮的水稻種植區,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速度非???。
使用效益高是烘干機加快發展的關鍵因素。以安徽省較早購買使用烘干機的樅陽縣為例。農業部門測算:一臺烘干機一天可將20噸水稻水分從30%降到16%,烘干成本是500元,而人工翻曬到同樣的水平,則需要400平方米的曬場和8個勞動力,進行3個晴天的翻曬,僅人工費用就超過1200元?,F在的糧食烘干企業,直接從田里把糧食收走,烘干后出售,效益相當可觀。
3問題:“三高”瓶頸亟待破解
“近年來,安徽糧食烘干機發展勢頭迅猛,超過了毗鄰的江蘇省、浙江省,但同時,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在于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不足。”安徽省農機化協會會長郭子超強調。
據悉,自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安徽省糧食烘干機購買量逐年提高,但是大范圍推廣應用還存在較多困難。專家認為,當前制約烘干機推廣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機具占地要求高。糧食烘干設備屬于大型設備,對庫房建設、電力配置均有較高要求,而農機具倉儲庫房建設和經營場地審批難的問題,也成為制約烘干機發展的一大因素。
機具操作技術要求高。不同的糧食品種對烘干要求不同,安徽省主產小麥、水稻,烘干需求以水稻為主,這需要特定的技術人員按技術規程操作,同時烘干機的維修保養要求也比較高,一般種田散戶購買糧食烘干機基本不可能。除此之外,烘干機購買者很多是糧食收購、加工企業,與農機購置補貼補給農民的初衷有沖突,給購機補貼工作帶來的困惑。此外,烘干機械型號單一,特別是缺乏移動式產品,難以滿足家庭經營需求和擴大服務面。